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夜场资讯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基本完工 大墓复原后“真容”再现

作者:小编 时间:2024-07-25阅读数:人阅读

大皖新闻讯 42,大皖新闻以《历时近四年,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遗址本体保护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为题,就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境内的双墩一号汉墓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相关进展进行了报道。717上午,大皖新闻记者再次来到现场了解到,黄肠题凑复位到11层,石椁、三道重玄门复原工作也基本完成,标志着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基本完工,其原貌还原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考古项目入选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为配合国内重点工程合武快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所和六安市文物部门于2006年3-2007年1,对双墩一号汉墓进行考古发掘。该遗址的后续保护与复原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经过重点文物保护科研机构和院校的专家“会诊”,和多次论证,国内文物局最终批准同意实施了该保护项目,2020年正式开展修复工作。

保护工程基本完工后,大墓原貌是啥样?

大皖新闻记者717上午来到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现场,看到有工人正在用旧模板和灰砖铺设地面,还有工人正在对扶手进行清洁,保持必要的卫生。

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相比今年42所见,墓坑内的黄肠题凑“长高”了,已经按要求复原到位,超过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其东侧的三道重玄门也已复原完成;在黄肠题凑内部的木椁和石椁、黄肠题凑外的外藏椁也修复完成并局部结构复原。至于石椁内部的内棺,现在还在专业实验室保护修复中。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经过四年科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修复保护,目前已具备了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工程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六安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徐明飞说。“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主墓室的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外藏椁、黄肠题凑、木椁和石椁。黄肠题凑的底板、盖板以及它的本身总共有19层(底板4层,主体11层,盖板4层),其结构已经初步展示出来了。”徐明飞如数家珍地说。

“那么,黄肠题凑和木椁的盖板为什么只复原了一部?”大皖新闻记者询问道。“目前,黄肠题凑、木椁修复以后,我们想利用现场进行初步的一个结构展示,也就是对黄肠题凑、木椁上的盖板进行了局部复原,还包括黄肠题凑*的外藏椁,我们从东南角和西南角各选取了两个点位,进行了局部复原。”“通过这个局部结构的恢复和展示,方便大家了解整个墓葬的一个结构状况。”徐明飞解释说。

大皖新闻记者从墓室上部往下观察,原先因施工略显“凌乱”的墓室现已清理干净,显露出了该大墓复原后应有的“真容”。

文物本体保护成果丰硕,做到了修旧如旧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接近尾声,黄肠题凑等木质文物、石椁、边箱以及墓坑、墓道等,都得到了修复和复原。“目前,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墓坑、墓道进行了修复和模拟展示,黄肠题凑、木椁、外藏椁总共有2238根木质文物得到了修复和复原,墓室中间的木椁和石椁也进行了修复和复原。”徐明飞说。

关于此次本体保护成果,徐明飞副主任介绍说:“从本体保护修复的角度来说,文物已经修复好了,基本上能还原到发掘时的状态。”“本次保护使双墩一号汉墓2006年以来发掘的木质文物,特别是黄肠题凑的本体、包括它的枋木、重玄门等文物又重新焕发光彩。在木质的安全性上,木质强度上,以及原有的尺寸、形式等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做到了修旧如旧。”

周围环境正在改善,“文化墙”正在安装

大皖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看到,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周边环境正在得到改善和提升,除了门前道路已经铺设了沥青、边坡进行绿化、安装了路灯,新设立了古朴雅观的汉英文标志牌等,其围墙也正在“变脸”——现场有几名工人正在安装许多大小不一的出土文物图片,墙壁上还区写有文字介绍,全面生动地介绍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遗址的“过去和今生”,尤其是入口处的几个大字“双墩欢迎您”十惹眼。据悉,为宣传双墩一号汉墓,六安市金安区及三十铺镇党委政府、双墩村积极配合市文物部门开展周边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通过共同努力,正在让该遗址周边环境变得越来越美。

大皖新闻记者 窦祖军 摄影报道

编辑 王翠

声明:该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不会介入任何形式的担保,请仔细甄别!

会员头像

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