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夜场资讯

“红色足迹”暑期见习营|大元社:青年回乡,为红色村庄注入新的文化记忆

作者:小编 时间:2024-08-30阅读数:人阅读

编者按:今年恰逢国内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永州在红军长征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821,“红色足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暑期见习营正式开营,湖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科技学院三所高校携手,正奔赴永州各地,追寻红军永州长征足迹,感怀前辈长征精神,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时代风云,见证今夕山乡巨变。即起,红网推出《“红色足迹”暑期见习营》专栏,刊发实践过程与成果。

指导老师:张兴莎 许丽君

通讯员:李志晓 肖悦 李曼姝 梁晓北 石佳璐 曹子贤

在艺术节上,村民纷纷走上舞台,与游客享瑶歌。

在这个火热的初秋,永州市宁远县水市镇大元社一年一度的青少年艺术节和天气一样“燃”。

自从一群乡村青年的到来,为这座充满红色记忆的村庄又注入了新的文化记忆与青春活力。在践行“乡村美育”的同时,带领儿童、老人、妇女走向更好的自己。

90年前,红军在湘江战役后来到这里,播撒了红色的火种;90年后,火种在大元社的助力下熊熊燃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人才回乡

大元社又名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儿童之家示范点”。

其创始人周燕不仅是一名老党员,也是湖南省人大代表,2016年她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为实现用艺术疗愈乡村留守儿童的理想,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元社。

大元社在她的带领下,累计500多个家庭,800多个村民,3000多个孩子参加乡村青少年艺术节,让游鱼井村氛围发生了翻天改变。

正在主持的刘耀明。

2022年,刘耀明在一次与周燕的交流中,发现两人的教育理念十契合,便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工作,他也成为了大元社的一名长期志愿者,常教孩子们学钢琴。如今,刘耀明已是游鱼井社区主理人。

在大元社,与刘耀明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被孩子们称为“CC”的美术老师程创,2024年毕业于国内美术学院。

去大凉山支教回来后,程创在学校听了一场周燕的演讲,被她“用艺术疗愈乡村 ”的公益事业所感动。毕业后,他选择追寻内心的声音,来这里教孩子们画画。

此外,大元社还聚集了5位专业的艺术家、7位常驻老师,他们一起用艺术服务乡村。

目前,“大元社”已成功创建为国内美术学院总体艺术研究院教育实践基地、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毕业创作基地。每年也有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师生到大元社参与暑期调研和实践学习,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新发展。

瑶歌出山

在九嶷山三界峰下的游鱼井村,有几户瑶族村民,打柴、放牛、耕地是他们常生活。

他们平时喜欢哼唱瑶歌,但是由于村里汉族人居多,他们唱起歌来无人回应,只能偶尔自己起个调,或是回九嶷山瑶族村的时候和亲戚们团聚唱一唱。

黄奶奶是永州江华瑶族人,今年80岁了。

她以前和家人一直住在山上,经常与山里的阿姨们一起点歌。后来,黄奶奶在山脚下的游鱼井村买了地,与汉族人住得近了些,但已无法尽情地唱瑶歌。

被寻瑶团队发现后,黄奶奶和村里几户瑶族村民组成了一支民俗乐队。

2018年,大元社开始举办乡村艺术节,黄奶奶所在的民俗乐队每年都在乡村艺术节上为观众演唱瑶歌。

大元社还带着村里的瑶族老人和留守儿童*游学,演唱《打水歌》等瑶族歌曲,为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

刘冬慧(右一)和她的姐妹们。

在仰望星空乐园,戴着草帽的刘冬慧正在修剪草坪,大元社的志愿者亲切地称呼她为“姑姑”。

“这里有活干,我就来这干活,没活的时候,我就在家种我的田。”在这工作8年的刘冬慧说道。大元社为做木工的冯伯伯、修建草坪的刘冬慧、食堂做饭的伯伯阿姨等多位当地村民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收入。

“就是很热闹,有人气。”在被问到大元社为村庄带来的影响时,刘冬慧首先想到了“热闹”。

“我们这里有甜茶、黑茶、莓茶,之前都是拿到镇上去卖,现在游客来这里玩,碰到我们晒茶叶,一尝都要买,茶叶很快就卖光了。”刘冬慧说,大元社带来了游客,也为当地的农产品带来了更加便捷的销路。

“2016年前都是土房子,没粉刷,现在大元社都带着搞起来了,去年还修了柏油路。”大元社还邀请了清华大学的建筑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做了村庄规划,活化了闲置农房12座,改造成古琴文化体验馆、留守儿童艺术服务中心、一老一小公共食堂等。

如今,游鱼井村的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流转农房的农户家庭每户年均增收2000至3000元左右。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廖轩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2/62/14215927.html

声明:该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不会介入任何形式的担保,请仔细甄别!

会员头像

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