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夜场资讯

选调生讲述基层故事

作者:小编 时间:2024-09-03阅读数:人阅读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通讯员 李斯昀 邓楚婕

近,2024年湖南省选调生宣传片《去有村的地方》发布,不到一周时间浏览量超过200万,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平台也纷纷转发推介。记者采访了正在基层一线锻炼的几位年轻选调生,听他们讲述在基层的故事。

身入基层 融入基层

“你是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确定报考永州乡镇选调生吗?”接到永州市委组织部这个电话时,左佳红正跟随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在山南实习,千里之外,她高兴地回答:“确定,如果能回湖南我很幸运。”

为何选择基层?对左佳红来说,是选择也是经历。曾经,有着军旅梦的她,在大学期间选择参军入伍。退伍后继续考研、读书深造,此后,她又跟随援藏工作队远赴山南。“每一段经历都会给我们带来成长。”回想援藏的那段时光,左佳红眼里有光。“在严峻的环境条件下,大家一点一点发展产业,每天都很充实,很有意义。能够找到自身价值感、成就感,这是选择基层很大的意义。”

2022年8,向橄叶子成为了湖南省选调生。“家乡的新旧转变如果能有我的一份绵薄之力,我觉得很有意义。”她曾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前往南疆支教。“看到了西部县城老城区的落后破败,也看到了新城区各项基础设施的益完善;看到了沙尘暴的肆虐,也看到了‘柯柯牙’防护林工程下小麦的蓬勃生长……”这些新旧并存的冲击让她很是震撼,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内政策给基层带来的改变。

“没有想过去大城市发展,我觉得自己家乡很好。”刘南杰2022年从湖南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入湖南省选调生,在衡阳市衡山县白果镇锻炼。8参与防汛工作,他24小时处于戒备状态。白天,带领专班对镇上的每一处水库、渠道的风险隐患进行巡查摸排;晚上,也时刻警戒着,提防出现山体滑坡、堤坝泄洪等重大风险隐患。“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湖南,这里有着广袤无垠的黄土地,有着我最可爱的乡亲们,基层是一个有机会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地方。”

“00后”吴海波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江西人,他从赣鄱之滨的家乡江西景德镇来到潇湘之南的湖南郴州,从校园课堂到乡村一线,从女青年转变为选调生,开启在基层一线的打磨锤炼。“在学校努力吸收养,是让我们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有选择的勇气,可以在城市打拼,也有勇气回归基层。”谈及对基层的认识,在他看来,基层是干事创业“大舞台”、拼搏成长“大课堂”和锻造素质“大熔炉”。“基层虽然条件相对艰苦、情况较为复杂,但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干群互动的主阵地、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

刘南杰摸排白果镇水库风险点。

高校毕业也会有“本领恐慌”

基层天地广阔,可以大展拳脚。而对刚入基层的他们,却是工作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开启。

2021年,杨澜清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回到湖南,这个从邵阳城步山村走出的女青年,满怀干劲回到了这片土地。而事实是,刚到村里的半年,村党支部书记安排杨澜清负责资料处理相关工作。

“这类工作与我专业所学联系不大,一度让我陷入迷茫。”为了坚定内心、排解郁闷,杨澜清一面自我“向内归因”,一面积极“向外行走”。内修心性,通过坚持每天看书学习、每周写工作小结,不断补齐政策知识短板、提炼工作经验心得来克服自己的“知识恐慌”;外练本领,利用半年时间跟随村干部走遍村里每个角落,在仔细观察前辈怎么做、认真了解群众怎么想中,不断训练基层工作本领。“与其纠结内耗,不如积极行动起来。”

左佳红(右一)担任金坪乡贤馆讲解员。

初入职场的他们,渴望被认可。在基层一线,高校毕业生也会有“本领恐慌”。

“村里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比如想搞建设,既没米也没人,还有矛盾;想搞产业,产得出、卖不掉,品种多、量不上……这些难题很头疼,还有很多繁杂的事务。”在陌生的乡镇、听着陌生的乡音,夜深人静回到空荡荡的宿舍,左佳红时常自问:“我要怎么去工作呢?”

干不成大事就干好身边小事!这是左佳红从自己经历给出的答案。

在一次次走访中,左佳红了解到,多年以来,金坪村每年都能出一两个“211”学生。既然有人才那就找人才,左佳红和村干部做起了乡贤文章。“不找不知道,一找蛮惊喜,原来村里有全国劳动模范、国内级优秀教师、永州市道德模范等诸多优秀人才。”她介绍,在建设过程中搜集到了56位乡贤信息。乡贤馆建成后,乡贤们积极为村里献策出力,带来了新力量、新思路、新变化。金坪村乡贤馆也是零陵区首家村级乡贤馆。

向橄叶子(右一)在晚上入户走访。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有时明明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但工作却并不出彩,甚至是有点失望。”初入基层,因为对基层工作模式和群众语言的不熟悉,向橄叶子“碰壁”不少,初次走访群众遇到冷脸相待、面对群众纠纷插不上话……调整心态、融入群众,在和群众打交道过程中,向橄叶子记住俯下身子、甘当群众“小学生”。“之前开屋场会劝村民让地进行组道硬化,一开始我话都说不上,后面发现不是讲奉献讲大道理就能成的,要抓住百姓的出行痛点、后代的生活才容易被接受。”开始懂得群众关心的是什么、群众的语言是什么、如何和群众打交道,让她真正成为了群众中的一份子。

基层多姿多彩 青春大有可为

这个暑期,菖蒲塘红色农家院客来客往……菖蒲塘红色农家院的火爆,有邓志诚的坚持和努力。

菖蒲塘红色农家院定位是一家由村集体经济95%占股的,集出游观光、团建聚餐、农耕研学、农特产品产销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出游综合体。“菖蒲塘村第一产业有基础,我们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要产能、要发展。但当时村干部的想法还是比较保守,主要是担心投资风险。”建设之初,邓志诚坦言,和村干部有过不同意见。“虽然起过争执,但是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在发展。”

中南大学硕士毕业后,邓志诚考入湖南省2022届选调生,在湘西州凤凰县廖家桥镇锻炼。作为建设菖蒲塘红色农家院牵头人,他深度参与到了农家院建设的各个环节,“涉足一个全新的领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餐厅的装修布置,到服务员的培训,再到菜品的设置,他跑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向店家交流学习,借鉴经验。菖蒲塘红色农家院以修旧如旧的苗寨特色、周到热心的服务和良好的口味赢得了市场。高峰时期有近200人同时用餐,成为菖蒲塘村的新晋打卡点。“真心实意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收获群众的认可。”在基层这个大熔炉里摸爬滚打,淬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扎实深厚的工作能力。

邓志诚(左一)帮助缺劳果农完成猕猴桃授粉。

“在基层工作必然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难题。”去年郴州以承办第二届湖南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全力推进城乡风貌提质。吴海波所在的东源村是市县确定的重点村,因为地处偏远、底子较差,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比较繁重。在依法依规推进拆除农村残垣断壁和危旧“空心房”、推进房前屋后清洁时,部群众不愿意配合工作。吴海波和同事们通过白天入户走访宣传、晚上屋场会乡村夜话等形式,一户一户向群众做工作,并帮助群众整治房前卫生。通过反复劝说和持续努力,最终获得群众支持理解,工作随即事半功倍。

从“江西老表”到“湖南老乡”,吴海波品尝过情况不熟悉、群众不信任的“酸”,品味过学会“宜章话”、过好“方言关”的“甜”,感受过时间节点紧、工作推着走的“苦”,感怀过烈齐奋斗、共克硬骨头的“辣”。“这些酸甜苦辣既是生命的富有,也是成长的斑斓。”吴海波说。

吴海波(中)和村“两委”讨论工作。

在基层磨炼的过程中,杨澜清深刻体会到基层公共管理的博大精深与复杂艰难,“这其中不仅需要掌握繁多的专业知识,更要领悟人情社会的处世哲学。”

在第一次负责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时,杨澜清就遇上群众堵工难题,炎炎烈下,现场尖锐喧嚣,她还没开口就被怒气指责“你个小不点懂什么”。之后,为了更好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她不断摸索总结。深入现场,了解群众诉求和依据,注意沟通技巧、避免激化矛盾;梳理思路,针对情况全面掌握相关政策,及时作出答复;突出重点,着重解决带头阻工人员的思想问题,对不听劝阻执意违法堵工的依法打击。最终,矛盾成功化解,项目顺利实施,她也因此获得了群众的真正认可。

三年锻炼期满,杨澜清放弃了回市直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基层。“用心用情聆听老百姓的诉求、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就会从心底认可你、支持你。”

杨澜清策划“陈家桥一桌菜”农文旅活动。

摘下学位帽 躬耕第一线

从高校到基层,他们也有过不适应,也曾因为群众的一句话掉眼泪,也曾在夜里为工作如何开展而惆怅失眠。他们在基层一线体验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了解社情民意的细微变化,用心感受大地的心跳、用手触摸时代的脉搏,在一次次的挑战和历练中,工作能力逐步提升,青春的故事更加多彩。

如果对基层充满期待却又犹豫基层的苦、纠结是否“大材小用”?身为“过来人”,他们也有一些感悟。

挑战与机遇并存。基层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经济活力有待加强,一些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亟需更新,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蕴含着机遇。高校毕业生带着新知识、新思想扎根基层,只要肯琢磨、善学习、愿干事,处处都能破题破局,一切皆有无限可能。初来乍到,面对城乡差异,面对梦想与现实的偏差,茫然和无措不可避免。左佳红认为,“在基层锻炼关键是要练就善作善成的本领,干好身边小事,找到内心自洽。在不断的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内心将更加充盈,生活也将变得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摘下学位帽。高等教育带来的是学识、知识,而不应该是优越感。要脚踏实地,真正沉下来、融进去,想事情、干事业,才能实现自我提升和创造价值的双收获。向橄叶子认为:“教育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投身各行各业的工作、推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而不是以这些知识为倚仗颐指气使、自视甚高。”

保持平常心。不要因暂时的失败和本领恐慌陷入焦虑状态,要保持对知识的虔诚,在工作岗位上把自己当“小学生”,像学专业课一样,扎实系统地学习开展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邓志诚认为,年轻人要保留一份读书人所特有的一些精神气质,要保持韧劲,立足长远,做好积累,像写论文一样仔细规划、精心雕琢自己的工作。

躬耕第一线。进入社会这所学校,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把实践当作最好的课堂,将充盈的知识储备转化为精湛的业务素养,让自己在实干中成熟,在挫折中坚强;能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做到生根发芽“长出来”、扎根沃土“沉下去”、枝繁叶茂“壮起来”,真正长成“参天大树”!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李斯昀 邓楚婕

编辑:周怡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nograb/646842/63/14220590.html

声明:该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不会介入任何形式的担保,请仔细甄别!

会员头像

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