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夜场资讯

【新观察】让科研成果转化在田间地头

作者:小编 时间:2024-09-05阅读数:人阅读

果树研究所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讲解桃树科学管护知识。

玉米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在繁峙县开展技术培训并向参会人员发放了技术资料和示范种子。

园艺学院特派团成员对露地种植的番茄、黄瓜、辣椒等作物栽培进行技术指导。本栏图片均由通讯员摄


  科技特派员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承担者,也是了解产业和市场需求的桥头堡。近来,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科技需求,山西先后选派了大量科技特派员奔赴田野乡村,承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和为农村提供科技服务的使命,开展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服务、技术培训、政策宣传、乡土人才培养及其他“三农”科技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关键技术问题和技术需求难题,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山西农业大学是山西科技特派员的重要输出基地,一批批优秀专家学者从这里走出去,把论文写在三晋大地上,让科技的种子扎根泥土之中。

新品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甜糯玉米甜了百姓生活

  范瑞2015入职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现任甜糯玉米研究室副主任,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23,他根据自身科技优势,发挥自己的科技特长,积极申报繁峙县“三区”科技特派员。为准确把握繁峙县实际情况,范瑞多次与繁峙县科技局进行工作对接,对服务区域及具体工作进行了交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与服务地产业发展需求,将金山铺乡海丰农牧场定为科技服务包联点。
  “我们村地形崎岖,‘巴掌田’‘挂坡田’多,有没有啥好办法?”“这些我换了好几个玉米品种,也按时施肥浇水,可单产一直上不去,能不能推荐几个高产的玉米品种?”……这几,范瑞眼中,乡亲们咨询的农业问题越来越多。从春耕备耕、科学施肥到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挂在乡亲们嘴上最多的就是“有问题就问科特派”。
  2024初,范瑞及其团队成员在海丰农牧场开展了现场培训并向来听讲的周边农户、合作社社员等发放了技术资料和新品种种子,让老百姓在了解不同类型甜糯玉米、配套种植技术要点的同时能够及时种植,通过种植、采收、品尝、销售等环节,了解该产业链条,分析同其他作物种植的差异,带动其种植积极性,让老百姓认识到种植甜糯玉米带来的好处。
  今8份,范瑞及其团队成员一行5人来到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海丰农牧场和金山铺郝家湾村,和这里的老百姓一起分享香甜软糯的甜糯玉米种植生长和采摘食用情况。为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甜糯玉米的全面了解,在村委会门口又进行了一次科普知识宣传和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团队成员就甜糯玉米类型、色泽和品种给大家进行了详细介绍,发放了甜糯玉米相关资料。同时带来了黄、白、黑、彩不同颜色和不同类型的真空保鲜甜糯玉米果穗,让老百姓知道甜糯玉米还可以如此保存和慢慢食用。有的老乡激动地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玉米。“科技成果只有用于生产实践,才能发挥出很大效益。新品种、新技术只有不断研发推广,才能真正让农民享受到实惠。”为了让甜糯玉米在繁峙县进一步扩大影响、长效发展,科技服务期间,范瑞和团队成员提供优良黄、白、黑、彩甜糯玉米品种10个,200余斤种子,分发给种植企业及种植大户示范种植和加工。在甜糯玉米采摘期召开现场观摩品尝会,通过多品种展示、观察、品尝,筛选适宜繁峙县种植和人们喜爱的甜糯玉米品种,在下一有目的地进行大面积种植和加工。
  范瑞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帮助下茹越乡福连坊村打造“一村一品”项目,以甜糯玉米为抓手,协助该村委会修建了甜糯玉米真空果穗加工厂,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甜糯玉米品种,通过鲜穗流通、真空穗销售等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攻克果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问题,让果园处处飘香

  山西栽培果树种类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桃、杏、甜樱桃、山楂、石榴等。果园总面积为383.94千公顷,种植面积大,涉及范围广。
  科技特派员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一头连着生产实践,是让科研成果与广大群众共享的重要桥梁。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同省内主要产区果业职能部门、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沟通和研讨,共谋产业发展,围绕果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问题,开展合作交流、新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服务与培训,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措施,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成为企业和农户的坚强后盾。
  该所党委书记、所长赵旗峰研究员带领研究员聂国伟和副研究员杨盛、蔡华成等多次在临猗县等地实地调研,就郁闭果园群体结构优化与改造、矮砧集约果园建立、成龄果园肥水高效利用、新品种引进与区试等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研讨。按照省委“南果”战略和运城市委打造“品质果业、品牌果业、诚信果业”的要求,广泛推广老果园“两大设施配套、六大技术集成”、新建园“六新技术”,实现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有力推进临猗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做果树培育工作这么多,其实我们也知道选用哪种种植方式更简单,使用哪些成熟的技术更省心。但我们不能这样考虑问题,在这里种什么、如何种都是从实验需求考虑的。前期选种时我们还舍弃了很多极具市场价值且技术成熟的品种,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复制技术成果,而是要在品种、技术的最前沿摸索,靠着所掌握的知识去攻克难题、解决困难,把好的技术沉淀下来、总结出来,然后推广给农民,让他们放心地去种、省心地去用。”赵旗峰说。
  该所科技特派员团队常在隰县、大宁县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手把手边教授、边示范、边讲课、边指导,用最朴实的语言向梨农传播科技知识。通过研讨座谈,提出发展建议,制定果园规划,开展全面、系统、耐心、细致的技术培训,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杨盛、聂国伟与阳曲县泥屯镇人民政府、阳曲县乡村振兴局就合作共建太原市泥屯镇芦家河乡村振兴示范村达成共识,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着力开展技术示范引领工作。围绕芦家河村梨园提质增效标准化管理、老果园结构优化与改造、设施樱桃园技术管理等方面多次赴阳曲县开展技术服务,助力阳曲县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果树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们携手企业、合作社实施主体进行“一对一”人才队伍配备与入驻,共建博士工作站,在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校地(企)合作工作中通过科技支撑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通过引领带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成果转化带动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发展地方经济,彰显科技力量。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强农兴农,人才是根本。多来,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选派的“三区”人才身怀兴农本领,扎根泥土、投身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动能。
  作为科技特派团成员之一,学院讲师聂红玫深有体会地说:“在工作中,我们团队倡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对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不做长篇大论的培训,而是直接到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对新品种和新技术不做过多的专业介绍,直接通过示范让菜农看到实效从而接受。如在偏关县乾坤湾设施农业园,根据园区设施结构存在的问题,团队给出了增加温室后墙蓄热水模块和蓄热水袋的建议,以增强温室蓄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益。此外,我们还通过培养乡土人才的方式,让他们起到先进技术的示范作用。”
  2023起,学院教授武喆所在的科技服务团服务于山西正兴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以吕梁山区为根据地,精心挑选旱地番茄种植基地3个,涉及乡镇3个,推广6个旱地番茄新品种。
  武喆与团队成员帮助公司引进旱地番茄绿色防控技术在旱地种植番茄,为提高产量,他们推广应用了“秋耕壮垡、三墒整地”、蓄水保墒节水灌溉和地膜覆盖等技术,遏制农业面污染和生态退化,达到耕地地力提升0.2个等级,农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5%,抗旱节水良种普及率90%,可机械作业旱地普及应用机械化旱地农业技术水平90%以上的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目的。
  今4中旬,学院副研究员蔚露与团队成员赴运城市平陆县梨树产区张店镇、杜马乡开展梨树花期调查及人工授粉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研制了玉露香梨授粉专用花粉,开发了系列授粉工具,加快了花期授粉技术的示范推广。此次技术服务期间,现场培训果农30人次,并赠送专用花粉40余份,现场改进了授粉工具,改制长柄授粉专用刷,授粉效率提高了5至10倍,受到了果农的普遍欢迎,也为玉露香梨的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
  围绕阳曲县甘蓝、番茄、茄子等大规模种植蔬菜,学院研究员赵美华与所在团队成员一起开展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示范推广,通过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应用建立阳曲县本地育苗基地。他们采取种子和基质处理—精量播种—温湿度管控—炼苗—出圃—穴盘周转等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筛选出3个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品种,为当地推广品种的同时一并进行技术服务,填补了当地育苗无规模缺技术的空白。另外,他们还通过多次前往大盂镇棘针沟村、黄寨镇柏井村、大盂镇北家庄村、侯村乡上阳寨村等蔬菜种植规模大的村,对设施大棚、露地种植的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甘蓝、豆角等作物进行技术指导,教授农民如何控温、调湿、蹲苗;怎样合理浇水施肥,何时打叉、摘除残枝、打顶,如何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
  在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下,一批批来自院校的全新科研成果转化到一线,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基地实现无缝对接,有效扩大了先进技术和良种的覆盖面,提高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据了解,山西根据全省58个“三区”县的专业镇重点产业、特色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情况等,持续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为“三区”县提供精准科技服务,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争2025实现所有县域农业科技特派员全覆盖,让每个县都配置一个10人左右的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

记者沈佳

(责编:温文、刘 洋)

声明:该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本站不会介入任何形式的担保,请仔细甄别!

会员头像

小编